鋰電池正極材料從磷酸鐵鋰到三元高鎳化,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對于負極材料,業(yè)界的共識是,新型的硅基負極在未來最有可能獲得大規(guī)模導入,其應用正在成為電池性能差異化的必爭之地。
近日,豪鵬科技公告,該公司與歐洲某硅材料戰(zhàn)略合作伙伴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開發(fā)滿足市場需求的100%硅負極鋰離子電池產品。據悉,合作初期雙方將集中在與北美某頭部智能穿戴品牌相關的項目。豪鵬科技表示,此次合作將有利于加速該公司純硅負極鋰離子電池的商業(yè)化。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近期有多家企業(yè)申請了硅基負極專利。其中,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一種硅基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專利。專利摘要顯示,該負極材料的主體材料為錫摻雜的預鎂氧化亞硅,在所述主體材料表面依次包覆碳層、二硫化鉬摻雜的聚苯硫醚包覆層。
另外,寧波杉杉硅基材料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一種硅碳負極材料、其制備方法、負極漿料、負極極片及應用”的專利;贛州立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硅碳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應用”的專利;杭州格藍豐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一種基于硅氧碳材料的超高比容量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
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fā)布的報告顯示,硅基負極材料應用從3C消費向動力電池領域拓展,預計2024年硅負極的市場滲透率也將突破長期以來1%的禁錮,步入上升軌道,市場規(guī)模將以39%的復合年增長率擴大,到2035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660億美元,整體市場滲透率也將達到10%左右。
兩大主要技術方向
與傳統(tǒng)石墨材料相比,新型的硅基負極新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對環(huán)境友好等顯著特點,被業(yè)界認為是未來鋰電池領域重要的技術發(fā)展方向,特別是隨著固態(tài)電池技術的逐步成熟,其將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等領域。
“石墨負極的實際比容量已經接近其理論值372mAh/g,很難再有提升空間。硅基負極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超過石墨負極的十倍,是目前已知比容量最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業(yè)內人士指出。
杭州格藍豐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一項專利摘要顯示,其所述的硅氧碳材料,是利用氣態(tài)或液態(tài)硅源以及氣體碳源和氣體氧源制備得到。其發(fā)明的基于硅氧碳材料的鋰電池,在0.1C(37.2mA/g)倍率下首次放電比容量可達4227.4mAh/g,突破了硅材料的理論比容量極限,首效可達71.80%,并且具有較好的循環(huán)性能。
采用硅基負極材料,電池能夠輕松獲得超300Wh/kg的能量密度。比如正力新能的雙重半固態(tài)超長續(xù)航大圓柱電池正力騏龍,采用超高鎳正極+高硅負極材料體系,電芯能量密度達306Wh/kg;國軒高科發(fā)布基于全固態(tài)電池技術的金石電池,通過微納化固體電解質、超薄膜包覆單晶正極和三維介孔硅負極等技術,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
目前硅基負極材料主要包括硅碳和硅氧兩大主流技術路線。硅氧負極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未來主要朝著低成本方向發(fā)展;硅碳負極價格高些,在解決完動力電池要求的基本性能后,價格會逐漸下降,長期來看硅碳市場會大一些。“雖然它們和石墨負極材料不存在完全替代的關系,但確實是負極材料這個領域相當新的一個技術。”業(yè)內人士指出。
膨脹問題獲得改善
根據SNE Research統(tǒng)計,目前全球涉足硅基負極材料研發(fā)的中國、韓國、歐美企業(yè)已經增加到70家以上。不過目前真正能夠實現(xiàn)硅基負極量產及批量供貨的企業(yè)還比較少。長期以來,硅基材料沒有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是因為存在循環(huán)膨脹的瓶頸有待攻克。
“硅的主要挑戰(zhàn),是在充電過程中與鋰的合金化反應時,會產生劇烈膨脹,其最大體積膨脹率高達300%,遠高于石墨的10%~12%。”業(yè)內人士指出,這就會導致硅負極材料的嚴重開裂,同時也會使得硅材料在電解液中無法形成穩(wěn)定的表面固體電解質膜,即SEI膜。電極結構被破壞后,新暴露出的硅表面會再次形成新的SEI膜,從而導致充放電效率降低,加速容量衰減,循環(huán)性能不佳。
電池中國注意到,近期在涉硅基負極材料的專利申請中,不少企業(yè)涉及硅膨脹問題。比如,贛州立探申請的一項專利摘要顯示,解決了現(xiàn)有的硅碳負極材料存在體積膨脹大、循環(huán)性能差,以及可逆容量低的技術問題,達到了硅碳負極材料兼顧較佳循環(huán)性能、較高抗壓強度、較高可逆容量,以及較佳倍率性能的技術效果。
寧波杉杉申請的一項專利也提到,其制備得到的負極材料提高了介孔強度,可降低膨脹系數,提高電池的循環(huán)保持率,增加電池的壽命。據了解,杉杉股份已經在浙江寧波布局硅基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全部建成后可年產4萬噸鋰電池硅基負極材料,預計2026年全面建成投產。
除此之外,針對低膨脹要求,貝特瑞則通過采取微米結構多孔化方式,減輕膨脹應力;以及通過硅/石墨搭配優(yōu)化等多種方式,實現(xiàn)低膨脹、高性能。貝特瑞目前擁有硅基負極產能5000噸/年。該公司表示,其新建的硅基負極1.5萬噸產能,未來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釋放。
另外,璞泰來表示,其新一代納米硅碳產品已完成技術定型,CVD沉積技術和硅碳復合技術,能有效滿足未來負極材料長循環(huán)、低膨脹的性能需求。該公司正加快推進安徽紫宸1.2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的產能建設進度,預計2025年初將形成首批產能。
“硅在鋰化時的嚴重體積效應,是硅基材料商業(yè)化的最大限制,但現(xiàn)階段硅基負極膨脹問題已取得較大改善,未來硅基負極在應用端的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中信證券指出,在應用場景端的擴展以及摻混比例提升的共同作用下,硅基負極有望逐步進入產業(yè)加速導入、需求放量的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