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改如火如荼,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發(fā)電端在新經濟形勢下也迎來了“歷史性拐點”。
7月22日,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電)官網公布了其在京召開2016年半年工作座談會的消息,這意味著五大發(fā)電集團均已結束其年中會議。華電董事長趙建國表示,華電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對象,應該成為改革的推進者和引領者。華電提出,其將加大閑置資產處理力度,研究降低杠桿率。
與此同時,其他四大發(fā)電集團均在官網上披露了其年中會細節(jié)并均在會議上提及要加快處理低效無效資產,降低資產負債率。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電)董事長喬保平則在年中會上坦承,當前形勢更加復雜嚴峻,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產業(yè)政策發(fā)生重大變化,國資國企和電力市場改革加快推進,發(fā)電行業(yè)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拐點,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和經營發(fā)展轉折期的“三期疊加”特殊歷史階段。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央企的五大發(fā)電集團累積眾多無效資產,現在剝離很多虧損資產有一定難度,更結合實際的是將眾多項目“關、停、并、轉”。
發(fā)電集團齊降資產負債率
在“三期疊加”特殊歷史階段,五大發(fā)電集團均有了切實去無效資產打算。
華電總經理程念高在年中會上披露,截至6月底,華電資產負債率80.79%,趙建國則明確表示,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化解過剩產能相關政策,轉變原有慣性思維,擇優(yōu)擇機有序推進煤電發(fā)展,加大閑置資產處理力度,研究降低杠桿率具體措施。
實際上,華電并不是個例,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能)總經理曹培璽也在年中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加大百億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力度,按時保質完成處置任務。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電投)董事長王炳華明確提出,要堅決推進“去過剩產能、去虧損企業(yè)、去低效無效資產”,國電投總經理孟振平則透露,下半年力將把資產負債率控制在81.05%以下。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大唐)總經理王野平提出,大唐將切實提升資產質量,加快推進資本運作,進一步降低資產負債率。
據國電《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其資產負債率已連續(xù)三年下降,據《中國電力報》披露,截至5月底,國電資產負債率較年初再降低0.08%,國電則在《社會責任報告》中解答了其降低資產負債率部分方式。
據國電《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其力圖抓好營銷、燃料和成本資金三條防線,強化關鍵要素控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持續(xù)提升,加強成本資金管控,應收賬款周轉率同比提高0.07次,流動資產周轉率同比增加0.16次,負債總額和負債率實現“雙降”;
另一頭則是國電在金融端的發(fā)力,其構建“集團公司統籌管控,二級公司集中管理,金融產業(yè)專業(yè)協同,基層單位集體實施”的資金管控架構,使綜合資金成本率較2015年年初下降0.53%。
化解無效資產老問題
五大發(fā)電集團資產負債率均在80%左右,在韓曉平看來,這和國際同行相比顯得有點高。
對于五大發(fā)電集團剝離無效資產的途徑,韓曉平認為其實有限,他提出五大發(fā)電集團處置的資產大多處于虧損狀態(tài),市場上也罕見買家,解決的更多方式在于內部消化,“關、停、并、轉”。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平臺大唐發(fā)電(601991,SH)一直打算剝離其煤化工板塊,但過程并不順利,大唐發(fā)電曾寄希望于將煤化工板塊轉讓給同為央企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但并未成功,最終其母公司大唐集團接盤,截至2015年底,大唐發(fā)電煤化工板塊負債653億元,負債率超過95%。
對于五大發(fā)電集團剝離無效資產的解決之道,韓曉平認為還得看國資委的政策,發(fā)電集團回旋的空間實際上很小。
在7月14日召開的國資委媒體通氣會中,國資委相關人士公開表示,將帶頭做好處置“僵尸企業(yè)”和開展特困企業(yè)專項治理工作,要求中央企業(yè)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因企施策,分類分業(yè)處置,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依法合規(guī)操作,綜合采取強化管理、業(yè)務整合、債務重組、兼并重組、減員增效、破產重整、破產清算等多種措施,確保按時間要求完成年度和總體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