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讀書,讀到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不禁放下書卷,抬腳出門。
距住所二里地,有一處杏園,時下杏花開得正熱鬧。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描寫春天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可讀來讀去,我還是喜歡“杏花春雨”的意境。
春天最美的模樣,應(yīng)該就是杏花春雨了吧!你想啊,站在春風(fēng)里,放眼望去,杏花遍地,細(xì)雨潤澤,花給了雨一抹神韻,雨給了花一份嬌美,無論遠(yuǎn)觀還是近賞,能讓人移得開眼嗎?
查“杏花春雨”的出處,查到了農(nóng)歷壬申年,也是元至順三年。那一年,虞集提筆寫下《風(fēng)入松·寄柯敬仲》,寄贈退居吳下的奎章閣鑒書博士柯九思,詞中有這么一句:“報(bào)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據(jù)說,柯九思收到后實(shí)是愛極,“書《風(fēng)入松》于羅帕作軸”。
筆墨間的情誼動人,杏花春雨的情境亦是真美!
綿綿春雨,杏花嬌俏似錦,想來,人們大抵都抵不住如詩如畫之景吧!
走到土路盡頭,往右拐百米遠(yuǎn),便是杏園的入口。推開用寬窄不一的木條釘成的簡易門,入眼便是一簇一簇的杏花擠擠挨挨的模樣。白的、粉的、淡紅色的、深紅色的花兒,簇?fù)碓谝黄?,笑盈盈的,像藏不住秘密的孩子,爭著搶著跑過來,迫不及待地告訴認(rèn)識的和不認(rèn)識的人們:是春天了!快脫了棉襖棉靴棉帽子,去挖薺菜啊!去放紙鳶啊!在青草地上打滾兒啊……
關(guān)于杏花的顏色,我曾特意問過潛心研究植物的朋友。朋友講,杏花在含苞時為純紅色,開花后,隨著花瓣的伸展,顏色會逐漸變淡,花落時會變成純白色或淡紅色。末了,朋友總結(jié)式地補(bǔ)充道:“先是熱烈的濃妝登場,之后慢慢洗去鉛華,或淡妝,又或干脆素顏退場。”
朋友的描述讓我不禁想起由春到冬的四季變遷,不也是由姹紫嫣紅開遍到清素凈爽收場嗎?又像極了人的一生,先是蓬勃熱鬧,在生活中不斷地做加法,后來,慢慢地就明白了為生命留白的意義,于是,便開始做減法,刪繁就簡,輕裝樂活。
走著想著,不覺已至杏園深處。這時,細(xì)細(xì)的雨從空中飄下來,我干脆站定,受用這無邊的杏花春雨。(崔紅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