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島,位于浙江臺州,由“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組成。上世紀50年代,數百名青年志愿者遠離家鄉(xiāng),登上大陳島墾荒創(chuàng)業(yè),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墾荒精神。浙江臺州椒江區(qū)供電公司拍攝的紀實類微電影《大陳島的光明守護者》讓我們走近了大陳島上的供電人,也了解了那一段墾荒創(chuàng)業(yè)的歷史。
“我們選送的微電影作品《大陳島的光明守護者》,在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組織的2018年‘京能杯’微電影微視頻創(chuàng)作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啦!”11月初,浙江臺州椒江區(qū)供電公司職工交流學習群里,一條獲獎消息一發(fā)布,很快備受關注。
這部片長9分鐘的紀實類微電影《大陳島的光明守護者》是由椒江區(qū)供電公司策劃、籌拍、選送的,講述的是大陳島的“墾荒二代”電網職工王海強傳承墾荒精神,守護大陳島光明的故事。
尋常一天里的不尋常
王海強是土生土長的大陳島人,他父親就是當年的墾荒隊員。王海強19歲投身電力事業(yè),30年如一日堅守在電力生產一線,全身心投入到大陳島電網建設,見證了幾十年來大陳島的發(fā)展變化。他是椒江區(qū)供電公司大陳供電所所長、黨支部書記。
構思這部微電影的時候,椒江區(qū)供電公司的創(chuàng)作團隊想得最多的是,在這樣一座被人稱為“人口少、蔬果缺、沒娛樂、老齡化,小年輕沒處找女友”的小島上,供電員工為什么不斷重復著“立桿放線、抗臺搶修”等規(guī)定動作,無怨無悔。
微電影的故事從王海強最尋常的一天工作開始。皮膚黝黑的王海強以普通的電力工作者形象出現在鏡頭里。隨著他探訪老墾荒隊員,老人們回憶起幾十年前在大陳島揮灑汗水的日子和艱苦奮斗的勞動場景,追憶了舍己救人而犧牲的老工友。通過老人們的講述,觀眾看到了大陳島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如今島上居民美好的新生活。
在這部微電影里,可以看到,大陳島的一線電網職工重復著在常人看來單調乏味的工作,長期忍受著情感上的孤寂。王海強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鏡頭里有動人的細節(jié):王海強挖空心思設計出風趨式防纏繞裝置,有效解決了島上電力線路被藤蔓纏繞而跳閘的難題。他用真情開展供電服務,成為島上居民的“自家人”。
嚴謹內斂、不善表達的王海強,面對兒子成長中的困惑,他循循善誘,引導兒子深入思考、勇于擔當,不自覺地當起了墾荒精神的傳承人。
隨著劇情的深入,王海強的人物形象越來越豐滿,觀眾也感受到了他守護“東海明珠”大陳島光明的決心。
以實際行動向老一輩墾荒人致敬
創(chuàng)作團隊負責人金華青說,這次拍攝比他想象的要艱苦:實地開拍,常常是剛把機位調整好,天空中卻飄起了雨;淋完雨還活蹦亂跳的成員,半夜里感冒來襲,身體縮成了一團;中午日頭正盛,有成員中暑了,暈乎乎躺倒一片。
大陳島遠離大陸,交通不便,創(chuàng)作團隊特意租了一艘小船向大陳島駛去。風浪中的小船左搖右晃,創(chuàng)作團隊成員的胃里“翻江倒?!?。登島后,聞不慣魚腥味的小伙伴們又是一頓狂嘔。
王海強說他最難忘的是探訪老墾荒隊員。老人們憶起往事,眼中淚光閃爍,談及今天的生活,他們又十分欣喜。這種真實的表達特別有感染力。
老墾荒隊員柳興法見到王海強特別高興,說起了今昔變化。60多年前,大陳島還只是一個孤島,夜里見不到光明。如今電力供應充足、環(huán)境優(yōu)美、漁業(yè)蓬勃、游人如織,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這些都是他親眼看著變化的?!霸跄懿桓械叫腋0?!我看到了他們對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傳承,能把接力棒交到他們手中,真是太好了!”柳興法說。
“如今,政府正加快推進大陳島建設,我們必須竭力做好電力供應,為海島經濟發(fā)展提供堅強支撐?!蓖鹾娬f,“作為堅守海島的基層電力黨員服務隊,我們也會一如既往,以實際行動向老一輩墾荒人致敬!”
大陳島供電所的職工都是首次參與電影拍攝,在鏡頭前只知道埋頭干活。導演說:“你們平時怎么干的就怎么干?!苯Y果他們麻利地干完活了,攝影師根本就沒拍到想要的素材,又得重拍。職工金宇琪說:“看著攝制組跟著我們拍攝,還真是不容易。不過通過微電影,把我們的工作展現出來,也挺有意義的。”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fā)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chuàng)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大陳島,位于浙江臺州,由“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組成。上世紀50年代,數百名青年志愿者遠離家鄉(xiāng),登上大陳島墾荒創(chuàng)業(yè),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墾荒精神。浙江臺州椒江區(qū)供電公司拍攝的紀實類微電影《大陳島的光明守護者》讓我們走近了大陳島上的供電人,也了解了那一段墾荒創(chuàng)業(yè)的歷史。
“我們選送的微電影作品《大陳島的光明守護者》,在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組織的2018年‘京能杯’微電影微視頻創(chuàng)作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啦!”11月初,浙江臺州椒江區(qū)供電公司職工交流學習群里,一條獲獎消息一發(fā)布,很快備受關注。
這部片長9分鐘的紀實類微電影《大陳島的光明守護者》是由椒江區(qū)供電公司策劃、籌拍、選送的,講述的是大陳島的“墾荒二代”電網職工王海強傳承墾荒精神,守護大陳島光明的故事。
尋常一天里的不尋常
王海強是土生土長的大陳島人,他父親就是當年的墾荒隊員。王海強19歲投身電力事業(yè),30年如一日堅守在電力生產一線,全身心投入到大陳島電網建設,見證了幾十年來大陳島的發(fā)展變化。他是椒江區(qū)供電公司大陳供電所所長、黨支部書記。
構思這部微電影的時候,椒江區(qū)供電公司的創(chuàng)作團隊想得最多的是,在這樣一座被人稱為“人口少、蔬果缺、沒娛樂、老齡化,小年輕沒處找女友”的小島上,供電員工為什么不斷重復著“立桿放線、抗臺搶修”等規(guī)定動作,無怨無悔。
微電影的故事從王海強最尋常的一天工作開始。皮膚黝黑的王海強以普通的電力工作者形象出現在鏡頭里。隨著他探訪老墾荒隊員,老人們回憶起幾十年前在大陳島揮灑汗水的日子和艱苦奮斗的勞動場景,追憶了舍己救人而犧牲的老工友。通過老人們的講述,觀眾看到了大陳島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如今島上居民美好的新生活。
在這部微電影里,可以看到,大陳島的一線電網職工重復著在常人看來單調乏味的工作,長期忍受著情感上的孤寂。王海強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鏡頭里有動人的細節(jié):王海強挖空心思設計出風趨式防纏繞裝置,有效解決了島上電力線路被藤蔓纏繞而跳閘的難題。他用真情開展供電服務,成為島上居民的“自家人”。
嚴謹內斂、不善表達的王海強,面對兒子成長中的困惑,他循循善誘,引導兒子深入思考、勇于擔當,不自覺地當起了墾荒精神的傳承人。
隨著劇情的深入,王海強的人物形象越來越豐滿,觀眾也感受到了他守護“東海明珠”大陳島光明的決心。
以實際行動向老一輩墾荒人致敬
創(chuàng)作團隊負責人金華青說,這次拍攝比他想象的要艱苦:實地開拍,常常是剛把機位調整好,天空中卻飄起了雨;淋完雨還活蹦亂跳的成員,半夜里感冒來襲,身體縮成了一團;中午日頭正盛,有成員中暑了,暈乎乎躺倒一片。
大陳島遠離大陸,交通不便,創(chuàng)作團隊特意租了一艘小船向大陳島駛去。風浪中的小船左搖右晃,創(chuàng)作團隊成員的胃里“翻江倒海”。登島后,聞不慣魚腥味的小伙伴們又是一頓狂嘔。
王海強說他最難忘的是探訪老墾荒隊員。老人們憶起往事,眼中淚光閃爍,談及今天的生活,他們又十分欣喜。這種真實的表達特別有感染力。
老墾荒隊員柳興法見到王海強特別高興,說起了今昔變化。60多年前,大陳島還只是一個孤島,夜里見不到光明。如今電力供應充足、環(huán)境優(yōu)美、漁業(yè)蓬勃、游人如織,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這些都是他親眼看著變化的。“怎能不感到幸福啊!我看到了他們對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傳承,能把接力棒交到他們手中,真是太好了!”柳興法說。
“如今,政府正加快推進大陳島建設,我們必須竭力做好電力供應,為海島經濟發(fā)展提供堅強支撐。”王海強說,“作為堅守海島的基層電力黨員服務隊,我們也會一如既往,以實際行動向老一輩墾荒人致敬!”
大陳島供電所的職工都是首次參與電影拍攝,在鏡頭前只知道埋頭干活。導演說:“你們平時怎么干的就怎么干?!苯Y果他們麻利地干完活了,攝影師根本就沒拍到想要的素材,又得重拍。職工金宇琪說:“看著攝制組跟著我們拍攝,還真是不容易。不過通過微電影,把我們的工作展現出來,也挺有意義的。”